Search

我不知道其他的17歲/15歲/10歲/7歲孩子的日常生活面貌為何,因為我不加入小一新生聯盟之類的社團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不知道其他的17歲/15歲/10歲/7歲孩子的日常生活面貌為何,因為我不加入小一新生聯盟之類的社團,也極少與同齡孩子的父母交換意見。也因此,心中沒有樣板。

這些日子,因為工時加長,加上夫妻都在同一機構就業,有著差不多的日程表,還多次被同事看到我們共進午餐或下班後手牽手散步,無可避免地常被同事與朋友好奇問到:你家四個孩子怎麼辦呢?現在誰在帶?

他們自己帶自己啊。(攤手)

一週有二日公婆會幫忙接二個小的孩子放學,但安雅睿安是無需人督促陪吃陪玩的,只要有飯吃,有地方能寫作業與放風跑跳,基本上完全無需大人掛懷。

其他時間,不是我的他在家,就是二個哥哥們排時間輪值。只要告訴他們一聲,兄弟兩會商量好各自的下午行程,其中一個就會在放學後以最快的速度返家坐鎮,為自己與弟妹烹煮餐食,並看緊弟妹的行蹤。

一週有一天,15歲的迪安還會接手托育,放學下課後,一個人將弟弟妹妹從音樂院接回家,好讓他們無需坐在走廊上數小時苦等爸爸下班。

我也是無意間聽到同事嚷著要趕緊回家陪15歲的孩子,才知道,不是所有15歲的男孩,都有照顧自己與他人的能力。

前幾日,我們夫妻才意識到,睿安升二年級之後,我們似乎還從未主動看過他的作業。他會自行完成,偶爾將寫得特別漂亮的頁面開心地展示給我們看,或是背詩給全家聽。

我從沒有為學校之事督促與責罵的機會。反之,常要提醒他放輕鬆,因為他是老師交代什麼他就要今日事今日畢,且最好在5分鐘之內就馬上解決的急性子。

上學年結束後,家長都收到一張下學年學用品的明細表,要添購了於開學時帶去。因為知道家裡可能還有一些存貨,我們並沒有馬上購買,想著之後再檢視一下即可,而這件事就放在睿安心上整整二個月,他幾乎每週都要提醒我們一次,我們也一次次告訴他,放輕鬆,那些家裡都還有。

開學數日後,當我和另一半終於瀏覽完學用品清單並清楚可能要補充哪些用具後,睿安一張稚嫩寶寶巴掌臉上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成熟神色,長長地吐出一口氣,「呼,我終於不緊蹦,能放鬆了。」

老天兒啊,不過是幾隻筆的事啊。但他的小小心靈裡,責任感極重,事無大小,沒有了結,就無法放心。

我們也更確認了他就是那種一有事就失眠的「搞操煩」個性。

而安雅是每日睡前將整理書包當作儀式,慢吞吞收拾的人。我不催促也不檢查,真的let it go。

我和我的他常常在想,為什麼孩子們這方面會如此自動自發無需操心?這絕不是父母以身作則的成果,也不是出自我們的教導。

若只有一個二個這樣的孩子,還能說是運氣。但四個孩子都超乎平均值的獨立自主,那我們肯定是做對了什麼,而不是基因好。(噗)

想來想去,大概是,我們將責任與成長的主控權,交給孩子自身。沒有把他們應該要面對與摸索的事,搶過來做,也沒有把那些當成我們自己的事。

關心,但不過於干涉。

界線出來後,無論多幼小的孩子,都能自行體會那種操之在己的自我感,自主地維護,進而成長為乖巧獨立地讓身邊朋友們嘖嘖稱奇的好孩子。

而我們直接受惠,能輕鬆地面對親職,並在父母角色之外,行有餘力地活出自己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在奧地利,我們的白色山邊小屋裡,與我的他和四個孩子,過著簡單自然清靜的生活。 希望在食衣住行育樂的每個生活層面,都能付出心力,眼耳鼻舌身意六感俱全的講究。 這裡記錄著我們品味奧地利與台灣生活,異國婚戀記事,教養四個台奧混血孩子,烹飪烘焙手作,練琴聽音樂,讀書寫字看影片,閒走賞玩人生的隨筆分享。 歡迎入座!
四孩之母,鋼琴家,教師,歌手,芳療師,藥草師,書寫者,瑜珈導師,中醫初學者
View all posts